行业资讯
陶瓷厂倒闭潮又来?经销商如何避雷看这5个征兆
来源:     阅读:984
开发设计调色
发布于 2018-09-14 12:05
查看主页

“我损失不大,大概有17万,XX人 损失50万,另一个做批发的大概损失有200万。”四川丹棱华×瓷业倒闭,一位受损失的经销商如是说,



江西金牛陶瓷破产,也有经销商损失300万,整个公司欠款达到3000万。

陶瓷厂倒闭不仅让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款项难回,也让处于市场前断的经销商损失惨重。



陶企倒闭潮早已有预兆

这个8月不太平,先是丹棱大型陶瓷企业华X倒闭,紧接着是江西大型陶瓷企业金牛陶瓷破产,这两个企业成立都达到十五年及以上,而且规模不小。突然出现这么大的变故让圈内人士担心,陶瓷厂的新一轮洗牌是否来临。以前市场倒闭的是一些小规模陶瓷企业,这次开始波及大厂。

其实,陶瓷企业大洗牌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,那时候国家出台严格的环保政策和限制陶瓷产能,一大批落后的产能就逐步被淘汰。截止2017年,各大产区陶企规模大幅萎缩。

山东淄博:建陶产能从7亿平米降低到2亿平米,基本淘汰约七成的陶瓷企业。

四川夹江:实行退成入园,将淘汰的三成的陶瓷落后产能。

山东临沂:未来也将有六成产能退出。

有圈内人士坦言,三年前严厉的环保政策出台,使得正常的市场净化速度加快,政策性地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,否则搁到现在将产生一场让人无法想象的倒闭潮。


资金链断裂成倒闭直接原因

除了遭受环保淘汰出局的陶瓷厂,其他大多数原因就是资金链断裂,而且这将是未来大多数厂倒闭的主因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金牛陶瓷这次破产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。由于现在市场大环境不好,很多陶瓷企业出现了销量的大面积下滑,曾经以规模取胜的陶瓷生产,在面临产销失衡的时候,就容易出现仓库压货,资金无法变现,造成资金链断裂。

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有陶瓷企业玩金蝉脱壳,通过企业破产圈钱。目前,一些陶瓷厂倒闭后也出现一个怪现象,那就是账上没钱,而且库房也没有货。有行业资深人士分析,无钱无货的倒闭厂,很有可能就是资产被转移,或做其他用途。

先算一笔账,一个陶瓷企业建5条抛光线,日产2万方,每片800*800的抛光砖出厂价格15元,这个企业在拖欠人工工资和上游企业货款6个月的情况下,这个企业就会产出4.21亿元。在拖欠上游设备商、原料商等货款,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,每条生产线150人,每个工资平均工资6000元,5条生产线6个月发工资2700万,还剩余3.94亿元,这3.94亿元就可以进行规模扩张,再建设十条线。这种企业就是通过这种规模扩张和上游企业的授信玩一场资本游戏,最后宣布企业破产,自己圈钱走人。


陶瓷厂倒闭前有哪些征兆?

据一个颇有经验的批发商透露,金牛陶瓷这次倒闭对他们并没有任何损失,金牛陶瓷的倒闭在前半年就有一些征兆。那么一个陶瓷厂要破产前有哪些简单征兆可以判断呢?

1.与陶瓷企业的供应商取得联系,了解这个厂子是否按时按约定交纳货款,如果企业拖欠供应商账款超过往时且情况异常,一拖再拖,那么对这个企业就要小心。

2.询问公司的业务员,看公司是否有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,短期内拖欠情有可原,如果拖欠达到3月以上就要特别小心。

3.查看公司的原料仓库,看是否有足够的原材料,如果有大量的原料,而且公司在生产,那么这个企业看能正常运营。

4.去厂家仓库查看是否拥有足够的库存,如果厂家库房空空如野,而经销商手中的货又不算畅销,这种行情下仓库零库存绝对比积库存危险,企业可能出现问题。

5.警惕突然短时间内用超高优惠政策的方式让经销商打巨款的行为。现在也有陶瓷企业玩一些新概念,比如,在某个固定时间内前打100万的货款,就可以享受进价5折的优惠,这种企业属于资金严重短缺,经销商与这种企业合作一定要谨慎。更甚者不道德的厂家临跑前再捞一笔,钱打了货不发,到时钱货两失。





免责声明:本文为用户发表,不代表网站立场,仅供参考,不构成引导等用途。 行业资讯
相关推荐
连发三道“限批令”,河北建陶发展要喊停?
2024,淄博陶企发力陶瓷家居板
PC地铺石-新型环保材料地砖
广东、江西等地近200家陶企被列为重点监管企业
2024世界各地陶瓷行业不良企业名单

首页

消息

购物车

我的